在機械制造、汽車配件、五金加工、半導體和光學器件等行業中,拋光是提升產品表面光潔度與精度的關鍵工序。然而,這一工藝在帶來“光亮如鏡”效果的同時,也產生了大量成分復雜的拋光廢水。本文將介紹一家專注拋光廢水處理的環保公司——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看他家是怎么處理這類廢水的。
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來自荷蘭外商投資的環保企業,于2011年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成立,致力于為拋光廢水處理提供完整的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解決方案,業務板塊涵蓋EPC工程、提標改造、污水站運維等。依斯倍工業廢水循環利用及零排放處理系統已廣泛應用于表面處理電鍍、汽車制造、涂裝生產線、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半導體、航空船舶、金屬加工等行業。
拋光廢水主要來源于工件在研磨、拋光過程中使用的拋光液、冷卻液與沖洗水的混合排放。其典型特征是懸浮物濃度極高,含有大量金屬微粒、磨料顆粒、油脂類物質以及少量表面活性劑和有機添加劑。廢水呈乳白色或灰黑色,濁度高,pH值偏堿性,且水質水量隨生產節奏波動較大。
由于廢水中固液混合物穩定、顆粒細小,直接排放不僅會導致管道堵塞、水體淤積,金屬微粒還可能沉積于水底,破壞生態系統。因此,必須通過系統化處理實現固液分離與水質凈化。
拋光廢水處理普遍采用“預處理+混凝沉淀+過濾”為核心的工藝流程。首先進行預處理。通過格柵或篩網去除大顆粒雜質,隨后進入調節池均質均量,穩定水質水量。對于含油量較高的廢水,可采用隔油池或氣浮裝置去除浮油和乳化油,提高后續處理效率。
然后是混凝沉淀階段。向廢水中投加混凝劑和助凝劑,破壞廢水中膠體顆粒的穩定性,使其凝聚成較大的絮體。隨后進入沉淀池,通過重力作用實現固液分離。此階段可去除90%以上的懸浮物和金屬顆粒,顯著降低濁度和COD。
最后進行深度處理與回用。沉淀后的上清液經砂濾、活性炭過濾或精密過濾器進一步去除殘余細小顆粒和有機物,出水水質可達《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一級標準。若企業有回用需求,可結合超濾或反滲透技術,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降低新鮮水消耗。
隨著環保要求趨嚴和資源循環理念的普及,拋光廢水處理正朝著智能化、模塊化和零排放方向發展。未來,更多企業將采用閉環水處理系統,實現“廢水變資源”,在提升產品“顏值”的同時,也守護工業發展的“綠色底色”。
【責任編輯】:蘇州依斯倍環保裝備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www.woerqi.cn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上一篇: 含鋁廢水處理工程公司
下一篇: 藥廠廢水處理工程公司
準確評估 改善環境 提升經濟效益